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宝藏》X《实励派》,守护国宝的他(她)们也是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 央视综艺国家宝藏 2022-09-14

-欢迎关注CCTV国家宝藏微信公众号 -

-了解更多节目故事-

《国家宝藏》第二季联合小央视频《实励派》,携手推出《国宝守护人》系列视频啦~ 我们将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中9位国宝守护人更多的动人传奇。

今天,官微君就来带大家认识其中两位国宝守护人,他们分别是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老师,以及守护大理海晏河清的洱海卫士们。

楚艳一起get大唐穿衣指南~

还记得那场华丽惊艳的《观唐》大秀吗?这场绚丽多彩的艺术再现,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

那么首先,就让我们一起开启楚艳绢衣彩绘木俑的故事,get 大唐穿衣指南~

“红裙妒杀石榴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诗词中的大唐满目绮罗、锦绣堆叠。但千年流转,历经风雨,唐朝真实服装的出土文物罕见于世,唐人的衣装究竟是何等绮丽多彩呢?


三尊出土于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的绢衣彩绘木俑让楚艳找到了答案。木俑的妆容、发型、服饰图案、色彩等都清晰可见,直接地反映了1300多年前唐人服饰的造型和风格,让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来研究唐代的服饰。

楚艳以这些木俑为参考,“从雕塑把它变成真实的衣服”,将这些传统服饰在视觉上进行“艺术再现”,让我们得以真切地领略大唐服饰的绚丽多彩。


-面料复原-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原貌,楚艳得到了两位苏州丝绸织造技艺大师胡德银李海龙的帮助,一起研究和复原了三尊木俑的唐代织锦、四经绞罗等面料。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只织出了几米布,做出了三套绢衣彩绘木俑的复原服装。

-色彩复原-

中国古代传统色彩是个庞大的体系,据清代文献记载,在天然染料技法下,一共存在有两千多种颜色的绣线。古人对于色彩的审美敏感性是非常高的,就算是玫红色,也有几十种不同的区分。楚艳从红色入手,想通过把红色系的类别梳理清晰,重拾古人这种敏锐的色彩感知力。

她从一些古老的染色技法开始,用红花、茜草、苏木等染料进行各种红色的染色实验,逐渐构建出完整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

唐代的流行色系丰富而艳丽,衣服样式海纳百川。唐人自信、开放的气度早已融进了每一处裁剪和色彩中。作为一名设计师,楚艳也将这份自信融入当代服饰设计中,找回属于中国的审美精神

楚艳的唐代美学探索之路还会继续走下去。她希望未来,中国设计对于传统的继承,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独立于世界的时尚之林,拿回属于我们的话语权;更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大唐曾经有过如此优雅、多元、自信的审美精神,所谓“知来处,明去处”,让大唐衣冠美在大唐,活在当下,盛放在未来。


大理的“风花雪月”全靠他们守护

据传,大理国旧时为泽国,因有毒龙作祟,水患频发。金翅鸟以龙为食,能消除水患,因此,人们将金翅鸟立于塔顶或藏于塔内,尊其为“镇水之神”,以震慑毒龙。

如今,在大理的街头巷尾,金翅鸟的身影随处可见,但大理洱海的水质却每况愈下,破坏洱海的“毒龙们”仿佛又回来了。

随着大理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污水、农业污水不断被排放进入洱海,再加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少,使得洱海的自净能力被进一步削减,洱海水质逐渐变差。

赵石磊说:“这些‘毒龙’之所以会出现,都是因为人们少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为了加强对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让洱海回到“我们小时候的样子”,以赵石磊为代表的“洱海卫士”们勇敢地承担起了守护洱海的责任。

在越来越多人的努力下,大理洱海的水质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现在已经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2018年,洱海达到二类水质的时间累积共7个月,达到了洱海近5年来最好的水质状况!

守护洱海并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在大理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在保护着洱海,在践行金翅鸟保护洱海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代的金翅鸟。赵石磊说:“也希望全国更多的人都来关注我们洱海的保护,每一个人都做金翅鸟,我们一起来守护大理的碧海蓝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信有了这些不辞辛劳的“金翅鸟们”,洱海的治理和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可喜的进展,大理的母亲湖也一定会有崭新的面貌,金翅鸟的传奇也会一直在大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传承。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实励派人物”官方微博

每周日晚锁定《国宝守护人》

更多精彩内容为你奉上~

点击图片,获取往期精彩↓

甘肃省博物馆的三件国宝秘密等你揭开~

《国家宝藏》教你化唐妆~

厉害了!甘肃省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竟都与他有关?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